现代我国人对“中”的概念特别重视,比如老百姓过新年的时分,假定要摄影全家福相片、家庭聚餐等活动,凡是坐在中心方位的,一般都是家里辈分最高的。
“中”代表的中心,这个空间方位如此重要,这种概念是在古代什么时分发作的呢?
关于“中”的考古发现,早年有人以为,这是在战国时代才有的。那时分有名的大巨贾范蠡,他说经商有必要得去有人气、人多的当地,哪儿有人气、人多呢?范蠡就选择去陶这个当地,后来他被称为陶朱公。陶在哪里呢?现在的山东西南部的菏泽市,有个区叫定陶区,那里就是当年的陶,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记载:“陶为全国之中。”
不过,考古发现的“中”,时间比这个要早得多。1987年在河南濮阳,考古作业者发现了6400多年前的墓地。墓葬遗骸周围,用蚌壳摆成虎和龙,标志着左青龙、右白虎的地舆星座;下面还摆了一个标志着斗极、周髀的图像,斗极是天的中心,周髀就是古人用来“测中”的祖槷、槷表,后来也称为圭表。有人提出,墓葬里的这个人或许是古代的“酋长”、地舆学家。出现这种墓葬现象,或许意味着这个人活着的时分找过“中”。
已然在6400年前的墓葬中发现了古人测中的根据,那就说明我国古人很早就有“求中”的观念。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: